4月16日,健康管理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第四会议室开展4月份政治理论专题学习,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。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陈东明主持。
王耀峰同志领学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》;高滑同志领学《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》。中心组成员进行研讨发言。
方媛同志谈到,作为一名普通公民,虽然不能像国家安全工作者那样在一线冲锋陷阵,但也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滴行动为平安中国建设添砖加瓦。在思想上,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安全的高度警惕,增强国家安全意识,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行。例如,在社交媒体上,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,尤其是涉及国家机密、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内容,避免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。在日常生活中,积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,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。比如在社区中,如果发现有人从事非法宗教活动或者宣扬极端思想,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,防止这些有害思想的传播和蔓延。在工作中,作为高校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和考试工作的保密规定。在公共安全方面,自觉遵守交通规则、安全生产规定等,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,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,这也是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。
高滑同志谈到,在实际工作中,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。作为一名党员教师,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,我将严格遵守规定要求,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。在会议组织中,力求精简高效,避免形式主义;在基层调研时,深入一线,了解真实情况,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我也将积极发挥自身作用,加强对身边同事的监督和提醒,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。
王兰针同志谈到,高校教师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,在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。他们既是国家安全教育的传播者,通过课堂教学、学术研讨、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,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育人全过程;又是科技安全的守护者,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严守科研伦理和保密规范;更是社会稳定的促进者,依托专业优势参与基层治理、风险研判和应急管理。同时,高校教师通过智库建言、科普宣传、志愿服务等途径,将安全理念从校园辐射至社会,在维护政治安全、科技安全、文化安全、社会安全等多个维度发挥独特作用,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。
王耀峰同志谈到,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让我深刻认识到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转变的重大意义。作为健康管理学院教师,我将严格以此为准则,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,坚决杜绝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备课授课脚踏实地,不搞花架子;学术研究坚守诚信底线,拒绝浮躁之风。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言传身教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,将规定精神融入日常,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贡献力量,切实履行好教师立德树人的职责。
张建华同志谈到,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之根本,亦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源头活水。每一位基层党员都应深入学习,且作为教育工作者,必须将作风建设内化为育人使命的基石。作风建设贵在持之以恒,难在知行合一,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,要始终以“即知即改、立查立改”为准则,对标中央八项规定要求,精简会议流程、优化调研方法,将“开短会、讲短话”的文风会风要求融入日常教学管理,力求靶向施策、精准发力,始终以“刀刃向内”的勇气自我革新,杜绝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苗头。
陈东明同志谈到,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,肩负着培养新时代青年的重要使命。在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过程中,教师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更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推动者。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日常教学中,通过思政课、专业课等多种渠道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,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、专题讨论等方式,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。另一方面,利用新媒体技术,如线上课程、短视频等,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,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。通过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,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责任与使命,决心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,为培养具有强烈国家安全意识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