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管理学院
|收藏|设为首页
党建工作
榜样学习之骨干教师陈东明
发布时间:2019-12-16 浏览次数:965

教师的天职在勇于探索教育。课堂上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高素养;科研上紧扣时代需求,将最新研究成果推向课堂;工作中秉持服务理念和担当精神,用心处理每件事情,是每个教育从业者应该探索追求的价值。

2009年9月,陈东明来到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卫生法教研室工作,从事卫生法学、宪法、法律基础、健康管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。他恪守职业道德,为人师表,情系学生,用实际行动履行教师的使命。自任教以来,先后荣获河南省暑期实践优秀指导老师、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模范教师、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优秀科研工作者、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十佳人物、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优秀教师、新乡医学院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。2017年获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骨干教师资助。

学无常师,惟德所在

教学工作是一个良心活,是一个慢出工的活,时刻以学生有一个好的出路,能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为目标,只要对学生的成长有利,就应该对每个教学细节精雕细琢,精益求精。对于教学工作平平淡淡才是真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师德,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,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。教师或许会因为学生的高度评价认可而出现精彩的瞬间,但很难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,那需要用一生去诠释,去缔造教学工作应该是享受的,富有创造性的,是丰富彩的!教师的一生也许不会轰轰烈烈,但应乐观向上。付出青春韶华,收获桃李芬芳,实现人生自我。
     10年来,陈东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,承担的课程有《卫生法学》、《医学的法律边界》、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》、《宪法》、《行政法》、《健康管理学》、《健康保险学》等课程。作为教研室资历最老的骨干教师,在师资紧缺时,经常主动承担新课程的讲授;为了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,他主动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与教学,并取得了一定成果,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。为了备好课,讲好课,他经常搜集研读大量资料,听取其他老师的授课,虚心学习。积极到校外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和培训,提高自己的眼界,了解学界前沿动态,及时插到教学内容中。他经常对授课的细节组织和内容进行反复推敲,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方式推演,把多媒体和板书结合,把小组讨论、课堂辩论、情景模拟、案例教学等方式运用到课堂中去。对重要知识点、不宜文字讲述的知识点通过图片、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。他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理解每一个知识点。

他常说,学生无小事,有问必应;课上是师生,课下是朋友。他经常课下和学生通过座谈会、答疑等形式进行交流,积极解答各种问题。为了满足学生的考研需求,引导学生组建考研小组,并邀请相关师资组成师资团队,为考研组不定期开会指导并答疑。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,当教师必不可少的,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钟爱学生。钟爱学生,务必了解学生,尊重学生,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,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,关注他们在领悟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,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,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联。

科研促教,价值追求

教学和科研是教师的主要职责,对于高校教师来说,科研和教学同样重要,没有科研做支撑的教学是缺少创新性的,没有教学体现的科研是不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。陈东明谈到科研时,就像换了一个人,双眼发亮,神采奕奕。“始终站在教学科研一线,以科研促进教学就是我的价值追求。”他这样说。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引导下,陈东明进行了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绩。近年来,他先后主持并获批新乡市政府招标项目1项,河南省高校重点研究项目1项,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1项,主持结项河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1项,新乡市社科联项目1项;以第一参与人参与河南省高校重点研究项目1项,国家重点专项项目1项,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项目1项等,其他参与项目若干项,获批各级经费资助20余万元;以骨干成员身份获批校级创新科技团队1个,校级重点教改课题1项,校级OBE专项教改项目1项,发表论文10余篇,出版著作及参编教材4部。

科研需要安静的环境,需要潜心研读大量资料和数据,身兼教学和行政双重责任的他,做出科研成果只有通过晚上加班完成,每当进行科研项目设计和撰写科研论文时,对他来讲就意味着一个个不眠夜。为了追求数据的真实性和直观的了解社会现状,他总是和团队成员以及学生一起深入到社会一线去进行调研,在调研中发现问题,通过调研逐步培养学生。 付出未必有回报,科研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,但未必都有成果收获,中间需要经历很多失败,而这些工作很多是无法直观体现的。失败是成功之母,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,没有一次次失败的经验和问题积累,何来最后的项目获批和成果发表。

培养应用型人才,科研创新能力是必不可缺的,而大学生科研训练是提高该素养的有效途径,他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大学生科研训练提供支持,先后指导近20个学生团队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申报,指导及带领学生开展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,以获批项目为依托组建3个学生科研团队,指导30余名学生毕业论文,2018年他参与指导的学生团队获批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。对于大学生做科研,陈东明常告诫学生们一要有兴趣,不可功利;二要有主动性,善于探索,不能等着别人告诉你问题和方案;三是要坐得住,能够静下心去阅读,去思考。做到这三点,科研才可能会出成果。

服务理念  科学管理 

2012年陈东明开始担任管理学院第一任教学秘书,2015年担任管理学院行政副院长,这不仅是学院给予的一份信任,更是一份责任。陈东明认为,作为部门或机构负责人,首先要具有服务理念、团队意识,了解同事工作生活中的问题,一起尽力去解决,所谓独木不成林,一个人能力再强,没有大家的支持,也很难成事儿。其次,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,这直接决定着工作效率的高低,要学会在工作中找规律,找问题,善于总结。如果只是机械的做完每一件工作,不但工作效率很难提高,还会让管理工作难以体现自身价值。

近年来,健康管理学院在转型发展探索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果。学院在领导带领和全体同事的齐心协力下,成功获批学校2个重点教改课题,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,1个横向项目。每个专业有2-3家行业龙头企业作为合作单位,就业形势越来越好,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给予高度评价。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设专业,经常到企业进行走访调研,了解企业岗位需求,进而指导我院专业动态调整;以就业为导向育学生,企业岗位需要什么能力,学校就培养什么能力,让学生具备什么能力;以应用为导向做学术,学院的科学研究紧紧围绕应用型需求,不做单纯的学术研究和与专业人才培养关联不大的方向研究。  10年来,陈东明一步步用实际行动为学院的发展贡献着力量,影响着一批批学生。未来,他将继续秉承对职业的尊重和热爱,演绎一个又一个平淡的事迹。